当晚难得袁隗、袁绍、皆在,长子袁谭此时在汝南老家打理家中事务,三弟被安排去河北堂叔那里了。
袁隗现任太傅一职,六十多的年纪倒也慈眉善目,颇有长者之风。袁绍也是相貌堂堂很有威严。
袁熙对两人深深行了一个礼,在袁隗的招呼下,才跪坐在席末。
见到爱孙袁熙到来,袁隗笑道:“我们家的麒麟儿哪去了?和爷爷说说。”
“爷爷取笑孙儿了,您老才是袁家至宝,孙儿刚从朱雀大街回来。”
袁熙道。
袁隗捻须微笑,吩咐仆人取来饭菜。袁熙看着盛在釜中的麦饭心里不禁哀叹。
要知道前世吃的都是米饭,可是在汉代中原一带虽然有稻米,但还不推广。
饭普遍以粟、麦、豆蒸煮成饭,而肉则是在“瓮”
中煮,放叫“俎”
的砧板上切,于是有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典故。
好在袁家乃富庶之家,其他一些精美菜肴还是有的。因为这时是分餐制。
仆人又6续端上菜肴给众人。
在士族特别是袁家这种“四世三公”
之家,对礼数最为看重。
袁熙在和长辈用餐时,也是少不了注意这注意那的,一顿饭吃得很是郁闷,真是压抑。
好在袁隗袁绍等长辈,对他这个袁家的“麒麟儿”
很是看重,在一些小事上,倒也没有对他做什么要求。
而太宗宣武帝袁熙因为年少时,过够了这种压抑的生活,所以建国后,提倡个性解放,后来渐渐形成了晋朝风骨。
饭后,袁熙才将近来在皇宫生的事,禀告给了袁隗和袁绍。
袁隗领着袁绍袁熙两人到了书房,吩咐亲信把守门外。
袁熙知道这位叔爷要同父亲商量机要了,自己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不过因为自己是皇子伴读的身份。
也算是袁家在皇宫中的耳目,向家里汇报宫里情况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再者自己才名彰显。长辈也越看重他。所以破例允许自己议事。
袁隗开门见山问他:“熙儿,近来宫内可有什变动?”
袁熙整理了下思路后道:“孙儿近来也是三天前进的宫里,陛下也有好一段时日,没有来看过皇子们功课了,据说陛下身体微恙,可是……”
“唉?到底怎么回事!”
袁绍追问道。
袁熙看了一眼袁隗,犹豫道:“孩儿私下听说,陛下他,他的病情时好时坏,但病时却是越严重了。而且有不少传言说,陛下想立皇子协为储君。”
袁隗、袁绍对望了一眼,均感到事情的严重性。袁隗随即对袁绍说道:“本初你让大将军加紧准备了,一旦生什么不测,那就是我们对阉党动手的时机。”
袁绍点头称是。
送袁隗出门后,袁熙别过袁绍来到母亲刘氏的宅院。
虽然史书上刘氏是个狠辣的毒妇,但在袁熙看来,这位出大家士族的母亲除了嫉妒心强了些,还是颇有大家风范的,毕竟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小姐。
刘氏闺名钰,是袁绍的续妻,今年不过三十,有一种华贵雍容之美。袁绍对这位夫人还是有几分忌惮或者说宠爱的。
刘钰对袁熙这个二儿子很是看重的,虽然不及袁尚,可也不算太过厚此薄彼。
袁熙这些年做的一些事情,正是有了刘钰明里暗里的支持,才得以进行。
刘氏吩咐婢女添加炭火,然后拉着袁熙的手坐下,家长里短的,嘘寒问暖。
袁熙说起汝南老家的一些事时,刘钰皱起秀眉道:“你那个大哥打小就对你不怀好意,你得防范着些。”
袁熙想在将来的争权中,自己还是zhan有很大优势,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但是如果像历史上那样,自己三兄弟因为内斗消耗,还是被曹操乘虚而入。
那么自己一定要提前建立起,自己的文武班底,这样才能在这个乱世保命立足。
可是现在自己毕竟年纪还小,无权无兵无势力,要招揽人才谈何容易,只能凭着知道的一些历史,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也算为今后打基础吧。
刘钰抚mo着他的头道:“你那开销还够用么?回头让取五金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