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算不如天算,这天牛辅也被部下叛变杀死。其实如果牛辅如果不死那就和北魏末年的尔朱兆一样,而李儒则和司马子如一样。
注定会杀进洛阳,无关赦免与否,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为这是西凉军一个集体利益的诉求,而李榷郭汜他们,仅仅是代表人罢了。
不过为了防止关中出现董卓第二,来整合西凉军,袁绍秘密进行了刺杀和策反,毕竟四分五裂的西凉军,才符合袁绍的利益对吗?就如同美国政治搬弄一样。
为何晋史中确是一笔而过呢,我估计是为了弱化太祖武皇帝袁绍的功绩,来凸现太宗宣武帝袁熙的赫赫之功,并为后来袁熙的非法统上位而掩盖什么。
李儒被郭汜这么一说,想起惨死的家小气急得不知说什么,堂堂西凉军中二号人物,居然沦落至此,不胜唏嘘啊。
这时营帐中,一个神情有些清冷的中年文士冷冷道:“如果放弃军队,孤身逃命,只需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捉起来,到时候我等皆是王允的鱼肉,刚刚李先生不是也说了蔡邕的例子吗。”
郭汜李榷心里一颤,他们知道眼前这个中年文士,是西凉军中少有的才智之士,曾不止一次提点过他们,他们可以不满李儒所为,但是还是敬佩这中年人的。
于是李傕赶紧拱手道:“还要请教文和先生救命之法。我等当何去何从?”
神情清冷的中年文士还了一礼说道,“只是救大家西凉人的命而已,现今军中谣言四起,我等可对军士晓以利害,让大家齐心合力,再联合樊稠、徐荣、杨奉等董太师旧部,一路收编西凉军残部兵马,进而攻打长安,去为董太师报仇。”
说到这,他松了一口气,带着诱惑的语气说道:“如果事情成功,可以拥戴皇帝以号令天下,如若不成,再逃走也不迟。”
真不愧是乱天下之毒士。
闻言,郭汜李榷相视点了点头,于是召来一众下属,一同盟誓。
于是大汉复兴的最后一丝火种,也被乱世毒士贾诩给掐灭了,天不佑汉啊。
朱雀大街,南门。
袁熙一行人正准备快撤离,在经过四扇朱漆大门的时候。
忽然有几个城卫拦住袁熙等人去路,上前阻拦说道,“几位公子,想要去哪里,不知道上面有令,今日不能出城的吗?”
这城卫一身黑衣,手持长剑,身材魁梧,个子不高,正是换防的西凉军士。
突然,另一个城门卫卒闻讯,也走出来,挡住袁熙等人去路,畅言道,“出城池文书拿出来,我们要确认你等,是否为袁家余孽。”
看着西凉军嚣张的样子,袁熙当即冷冷的道;“瞎了尔等的狗眼了吗,我们蔡家要出城,什么时候需要向你们请示了。”
见袁熙唱言是蔡家人,顿时心里一阵怵,那城卫于是陪笑着说道;“那倒不必,不过上边曾经吩咐过,不让贵人出长安门的。”
西晋末年司马越也是禁止贵人出城的,可惜最后还是跑了司马睿,也就是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也许是天意吧。
难道真的王者不死,还有那隋朝末年的李密也是一样,真是天道幽远啊。
袁熙怒火焚身,那还管得了这么多,立即火了说道;“哼,假若本公子一定要出去呢?怎么,要阻拦我吗?”
那卫卒的回答很简单,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如若公子一定要出去,须有小的陪同,请您见谅则个。”
袁熙向那卫卒笑了笑道;“那么就有劳卫士了,我当有厚报。”
那侍卫笑笑着拱手道;“公子您太客气了,这是我职责所在,分内之事。”
袁熙未答话,眼中冷芒一闪,向身边的许褚打了一个眼色,他想一不做二不休。
许褚会意。许褚握住刀柄作势要拔。
就在此时,从袁熙等人后方,打马而来一位青年公子,只见其手举文书,高声喊道,“司徒有令,放行。司徒有令,放行。”
袁熙看清楚来人,惊讶道,“杨修,杨徳祖!?德祖!!!”
杨修微微颔,然后对城门卫卒说道,“奉司徒令,送蔡家家眷前往陈留省亲。赶紧放行。”
城门卫卒虽然疑惑,查验收了文书后,但是还是让开了路,毕竟杨家在长安的地位声望,可不是一个小兵可以过问的,朝廷的事也许杨家不一定一家独大,但是这地方的事物,那就是巨无霸了。
这就是后来为何杨彪以死来,换取太宗宣武帝袁熙对杨家的宽恕。
洛阳城外,袁熙向杨修拱手道,“多谢徳祖兄救助之恩,他日显奕必有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