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郊外,袁绍带着一众官吏,出城为袁熙等人送行。两万多人的兵马,已经分批开出了邺城,袁熙等人并亲卫殿后。
太宗皇帝李世民出征河西薛举时,李渊也是如此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出征前,袁绍大肆加封了袁熙等人的官职,就是为了给袁熙造势和捧台,让袁熙手下对袁熙,有敬畏和知遇之恩。
袁熙领中郎将职衔,这是袁绍封的,而袁熙的朝廷官爵是司隶校尉。张合、徐晃两人领校尉职衔。
张辽、赵云则为骑都尉。许褚则为别部司马。郝昭、郭淮做了部曲督。
田丰自然领了治中从事、别驾从事这个两个要职。郭嘉经袁熙极力推荐,领了了簿曹从事、兵曹从事两个职务。
袁绍拍了拍袁熙的肩膀,嘱咐说道,“显奕,大事多请教元皓先生,沙场上不要亲身犯险,给将士立功的机会。”
袁绍言外之意是让袁熙坐镇中军,让将士冲锋陷阵,以免出现意外,在一个父亲的立场上讲,袁绍的确是位好父亲。
“孩儿知道了,父亲且放心,青州不久就会在父亲的治下。”
袁熙傲然道。
袁绍宽慰地点了点,突然他又有些伤感道:“你母亲,她舍不得你呐,哭了一晚,我怕她闹事,也就不让她来送你,到青州后多来书信,好让你母亲宽心。”
袁熙重重的点了头,这个母亲对他可真的没的说,自小就对他和袁尚宠爱骄纵,正是刘夫人不计对错的支持,他才有今天的根基,和慕容垂的段夫人一样。
袁绍又对随行的田丰、张合等人拱手行礼,吩咐道,“显奕年少,青州军政大事就托付给诸位了,望诸位尽力辅佐于我儿,显奕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田丰等人也赶紧回礼,应声称“诺”
,表示一定尽力辅佐袁熙,众人知道这是袁绍在给袁熙造势,怕他压不住众人,故有此语。
这时侍从端上了美酒,送行的官吏和袁熙等人都捧上了一爵饯别酒。
袁熙拿着酒爵跪下,给袁绍施了个大礼,然后一口饮尽,接着他毅然转身上马,此次一别不知何时了。
其他人也一口饮尽,对袁绍施了礼后,纷纷上马,跟随袁熙前行。
袁熙出征了,带着袁绍的期待和必胜的决心向青州进,一切为了袁家大业。
袁熙帅军走远之后,袁绍又带着一众亲随折返,看着骑在马上远去的次子袁熙,眼中满是复杂和不舍。
还记得朱自清写过的父亲背影那一篇文章,而这里则是父亲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暗暗神伤,父爱是沉重的,是伟大的。
这是袁熙第一次正式独自领兵出征,面对的又是公孙瓒势力和刘备这些个当世枭雄,说实话,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看着远去的袁熙一行人等,袁绍好几次都想派人冲上去将他叫回来,最后又生生的忍住了,雏鹰终究是要放飞的。
做为父亲,他既想让袁熙独当一面,又怕沙场无情,刀剑凶险,痛失爱子,心情别提多矛盾了,袁绍作为霸主确实比曹操多了几分人情味,少了几分冷血。
出了城郊十余里后的官道上,停了几辆马车,旁边还有几名护卫的骑士。
袁熙一眼认出了几名骑士,是他留下来保护高月、刁秀儿和蔡琰的虎卫,这样马车上的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许年来到袁熙面前,拱手说道,“夫人和两位小姐,一再恳请前来为公子送行,小人不敢阻挡,故带夫人们来给主公送行。”
袁熙点了点头,于是吩咐让田丰等人先行,自己带着许褚还有一众虎卫,完事后随后赶上去。
许年、许褚等人,知趣散开到远处放哨,留给袁熙和他几位女款叙话的空间。
袁熙来到了马车前,车夫正是袁和以及蔡家老仆人高平。
高平和袁和对袁熙点了点头后,也知趣地走开了,袁熙揭开了车帘看到艳丽绝美的刁秀儿,和娴静秀丽的蔡琰,以及温婉大方的高月几女,不尽感叹自己好运。
高月眼眸微红,半响才幽幽道:“夫君,你一切小心,无垢等你回来,家里有我在,我会帮你照顾昭姬妹妹、唐姬妹妹和秀儿妹妹的。”
高月在几女中算是大姐了,虽然几女年纪相仿,但是以高月为尊。而这次唐姬因为身份敏感,暂时没有来送行。
“嗯,在青州立足后,我就会派人把你们带来青州安顿。”
袁熙笑着对高月说道,然后说着他也深深地,看了一眼蔡琰和刁秀儿。
“公子且安心,秀儿晓得。”
刁秀儿微微一褔。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而一旁蔡琰被他那么一看脸色微红,却没有表示什么,毕竟她和袁熙的关系还没有捅破,始终在她心里是一道坎。
袁熙怕再多瞧几眼,自己就会舍不得,他拉住高月的手,深深地抱住她的娇躯,感受着她身上的柔软和温情。
高月羞于蔡琰和刁秀儿在旁,但她也只是俏脸羞红却没有反抗,也不知道袁熙此行,多久后才能见面。
有高月在家里,袁熙无所牵挂,这就是正妻给丈夫带来的安全感,家和万事兴,太宗皇帝李世民打天下,之所以能一往直前征战四方,和长孙皇后在后方,维护家庭稳定不无关系,家有贤妻则家不亡,国有正臣则国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