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东晋的开始时间 > 番外四风雨飘摇之大郑朝廷篇(第2页)

番外四风雨飘摇之大郑朝廷篇(第2页)

这一瞬间,陈何想了很多,很多……

看着大殿上的众臣仍在争论不休,陈何轻咳了两声,待安静下来,缓缓地道:“傅卿所言甚是,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王韶之!拟旨,宣刘裕进京。”

给事黄门侍郎王韶之忙躬身施礼道:“臣,遵旨!”

“陛下……”

在下面跟大臣们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皇甫奋还要劝阻,陈何已经起身,边走边道:“朕意已决,退朝。”

众大臣躬身施礼,齐颂道:“恭送陛下!”

陈何走后,大臣们纷纷向殿外走去,走在最后的朝中四巨头,尚书令崔达、中书监裴堪、侍中阳启和御史中丞皇甫奋面色均是凝重,忧心忡忡,相对无言。

阳启愤愤地道:“刘裕贼子明明已经反了,公然兴兵诛杀大臣,还宣什么诏书,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嘛!”

皇甫奋也跟着道:“陛下不该听信傅亮谗言,崔公、裴公为何不进言劝谏?”

裴堪一边走一边抚须叹道:“唉……刘毅、诸葛长民等人被杀,老夫恐已在陛下面前失去信任,今日陛下没有降罪已是给足老夫颜面了。”

“不如这样,”

崔达一边走一边思忖着道:“裴公修书两封,一封给寿阳的冯将军,嘱他加强淮南防御,尤其是历阳;一封去下邳交给彭城王,把刘裕的斑斑劣迹和陛下的意思告之于他,请他加强淮南警戒,一旦刘裕竖起反旗,可出兵剿之。”

裴堪点头道:“崔公所言极是,我这就去办。陛下总是怀仁慈之心,不想大动干戈,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我们也只能在私下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之事了。”

四人一边摇头磋叹着,一边出了太极殿。

当天下午,一匹快骑出了中书侍郎府,向谯城南城门疾驰而去。

————————————

三月十三,建康。

春暖花开,桃花嫣红,梨花如雪,杏花粉嫩,争奇斗艳。

位于乐游苑旁的刘裕府上欢声笑语不断,街巷中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一来是刘裕的吕夫人生了儿子,取名刘义季。

二来刘裕晋升太尉,官居一品,正式迈入了国家领导人行列。

刘裕府门前的牌匾也由”

侍中府“换上了”

太尉府”

三个烫金大字。

只听得有家丁高声喊道:“丹阳尹刘穆之到!”

满座文武官员赶忙起身,一个冬天没露面的丹阳尹,刘裕智囊刘穆之都亲自来了,传说他已经病入膏肓……

刘裕大喜,从座榻中站起,命侍立在左右的长子刘义符,次子刘义真前去迎接。

不多时,刘穆之手执竹杖,在刘义符和刘义真搀扶下缓步上了中堂。

众文武不敢怠慢,赶忙躬身施礼,高声颂道:“下官、末将等拜见刘公。”

年近六旬的刘穆之虽然弯腰驼背,但今天精神头颇佳,显得神采奕奕,赶忙左右点头还礼,笑呵呵地道:“哎呀,哎呀,诸公快快请坐,老朽何德何能担得起如此礼遇啊。”

然后走到刘裕面前,躬身施礼道:“恭喜太尉,贺喜太尉啊,微臣闻太尉再添贵子,特来讨杯米酒喝。”

刘裕豪放地一挥手,指着他身边的座榻笑道:“我料今日必有贵客临门,此位虚席以待,道和,快快请坐。”

刘穆之谢过,在刘义符、刘义真的搀扶下入座。

刘裕吩咐开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