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韩勇说,现在有金贵银贱的苗头,韩勇付了水泥窑的钱,把所有的家当都换了二十万大洋的黄金,和着你这次剿匪缴获价值好几万大洋的小黄鱼一起,等你去羊城买设备,还是买枪支弹药补充训练,倒时候,你们两个商量着办,张廷,你不要多心,韩勇说,你们两个有分歧,最终决定权在胡鹏手上!”
“明白!我这就去把黄金交来!”
韩勇的消声器,加上兵王神出鬼没的枪法,他搭台,让特勤队唱了场好戏!
朱泾村的各路间谍,为了不暴露身份,可上了护村队的大当,当初没有依法登记人口,又不主动申报暂住手续,被狠狠的坑了一笔,不仅要花钱去照相,没有主动在城门和街口向护村队申报来历,免费办理暂住手续的,还要被罚款,如果交不上钱,就得跟着犯人一起修路抵偿罚款!
去上海的事情,韩勇已经想过很久了。要打造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必须有充足的和先进的装备,而这些装备在朱泾村是无法得到的。上海是当时全华夏的经济中心,与国外的联系也十分频繁。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自己必须在上海拥有一个立足点。此外,韩勇记得,几年后日本侵略华东和华中,也正是从上海开始的,护村队既然以抗日为己任,就不能不建立从上海沿江而上的情报体系。
在此前,由于朱泾村的根据地刚刚建立,护村队也面临着高强度的训练和剿匪,韩勇无法脱身前往上海。现在,各方面的事情都已经告一段落了,根据地日益稳固,护村队的训练也逐渐转入了常规化。韩勇觉得自己应当启程去上海走一趟了。
去上海的阵容很豪华,除了韩勇、陈静和袁缉贞三人外,还有藤井美惠子,苏晓峰、胡林、于明和另外几名担任护卫的士兵。张廷对于自己没有被选入“上海旅游团”
有些耿耿于怀,不过韩勇说的理由也很合理,护村队有2ooo多号人,不能不留一个领导下来守着。韩勇承诺,未来两年内,还将不定期地安排大家到上海去考察,到时候张廷、王成等人都还会有机会。
朱良清对于去上海的事情看得比较淡,在护村队的官兵中,朱良清大概是走过的地方最多的一个了。他毕竟是当年东北军出来的,从辽宁跑到江西,几千公里也跑下来了,所以对于外出并没什么特别的兴趣。韩勇这次也没有带上他,因为护村队的日常训练还需要靠他来带领。不过,韩勇在走前认真地和他谈了一次,朱良清给韩勇开列了一张清单,告诉他各种武器的型号,算是给韩勇补了一堂近代武器课。
张天佑在上海也有一些朋友,他给韩勇写了几封介绍信,告诉韩勇到上海后可以找这些朋友帮忙。韩勇再三感谢后,让陈静把这些信都收藏起来了。
回到家又和阿爷讲了一遍,说明情况,又开始哄小朱冰,这个小丫头不是那么好哄的,又是哭,又是闹,气的韩勇真的想揍她,再看看小朱冰眼泪汪汪的样子,又不忍心,又把小朱冰抱起来哄,最后还有哄朱楠一下,韩勇和朱楠的感情很好,因为在他失忆的时候朱楠是他见到的第一个人。又和朱强讲了很多。才依依不舍的往外面走去。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韩勇一行离开朱泾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
胡林这一年来负责打理护村队的情报和财务,倒也走了一些地方,积累了不少关系。他带着大家先到了南昌,通过几个商人的关系,搭上了一艘往上海运货的小火轮。小火轮沿着赣江先进入鄱阳湖,然后出湖口进长江,顺江而下前往上海。
“哎呀,长江!”
陈静大惊小怪地喊着。自从登上小火轮后,陈静的心情就变好了。这些天由于操心赣南红军的事情而郁郁的心结逐渐散开了。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毕竟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陈静也很难一直挂在心上。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韩勇站在陈静身边,卖弄着自己仅有的一点文学功底,这句诗是中学课本里有的,难得韩勇还能记住。
“勇子哥,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袁缉贞站在一边拉着韩勇的衣角问。
“你看到江心那座山没有?那叫小孤山,本来是孤独的孤,但也有人说是姑娘的姑,所以就说是小姑了。”
“那彭郎是谁啊?”
“在小孤山的对面,有一座山叫作澎浪矶,本来是说这座山下的浪很大的,说成谐音就变成彭郎了。大家都说彭郎是小姑的情郎。”
“真好玩。”
袁缉贞开心地拍着手说,见陈静也听得入神的样子,便问道:“小静,你听过勇子哥念的这诗吗?”
陈静摇摇头,好奇地问韩勇:“勇子哥,你好像平时不太念古文的,这诗是你写的吗?”
韩勇汗颜道:“我也不知道这诗是谁写的,我只是学过6游写的《过大孤山小孤山》,里面有这样一句,具体出处我还真不知道呢。”
这时,他们身后突然有一个人插嘴说:“这句诗出自于苏轼写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一句应当是‘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再往下的,我也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