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您是怎么做到的?”
张扬:“不仅学生有上限,老师也有上限。一个老师的理解能力,讲解能力,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有的老师一讲,学生就明白了,有的老师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不明白。你跟着一个老师学,达到他的上限后,无论再继续学多久,他也没法再帮助你提升。”
“很多学生复读,都会去找原来的老师,认为他了解自身的情况,能够对症下药,却不知他教了你三年,该教的都教了,没教的是他也不会的。”
“哦——”
家长们如同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家长一:“以前总听说名师出高徒,可为什么名师出高徒,现在才真正明白。”
家长二:“张老师就是真正的名师,这个道理以前从来没有人给我们讲明白过,他一讲我们就明白了。”
家长三:“我都能想象到,他给学生讲课,也肯定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王洁茹:“小杰,是不是这样?”
成运杰:“是的,以前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问了八中的老师也还是一知半解,但后来张老师一讲,我就全明白了。”
家长四:“这就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张老师就是教育界的大行家。”
家长五:“怪不得那些私立学校都在高薪挖名师,因为名师的上限高,才能把学生的上限也拔高。”
“另外,”
张扬继续说,“人有上限,制度也有上限,不同制度的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
“私立学校其实招不到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生,但为什么它们的高考成绩越来越好?就是因为它们管理严格,制度灵活,能最大程度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上限。”
“这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农民,但制度一变,就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所以,你们在我的班里念书,和在原先的班级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希望你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还像原来那样懒散松懈,我会直接通知家长来领人的。”
家长们开始训诫起了自家的孩子。
“听见没有!”
“别人能坚持,你也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