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民国炮灰奋斗记 > 第2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2页)

第2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2页)

“窝窝头哎,棒子面、二合面、三合面都有”

“馍馍,白面灰面的”

大洋很值钱,虽然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农村1银角(小洋)能买8~1o个鸡蛋,1块大洋能买5只鸡或者一担米,2~5块大洋一头牛,1块大洋可以买3o斤上等大米,普通大米4o斤,1。5块大洋3o斤洋面粉等。

窝窝头的生意明显好过其它摊位,虽然掺杂高粱面苦荞面,又粗又苦,吃起来难下咽,对于饥肠辘辘的百姓来说却是世间美味。

前世吃的红薯面窝窝头,黏黏的,甜丝丝的,缺糖的年代更是美食佳肴,母亲的手艺,一阵心酸,

“一个白面馍加一碗糊涂,等会包上4个肉包子带走”

“马上来,4个肉包子一碗粥,还有4个要带走。”

马小树喝了一口糊涂(玉蜀黍棒子)粥,有点拉嗓子,这与前世纯纯的玉蜀黍(玉米)面和玉蜀黍(玉米)糁完全不同,县城火磨用机器把玉蜀黍芯一起研磨,加工工艺粗糙,相对细腻但要钱,乡村自己吃的还好点,用石碾子碾压,不含芯,不过味道挺绿色的,都挺考验嗓子。

咬一口馍馍,满嘴麦香,香,没有想象中的白,颜色有点暗,还不如前世的八五粉。

乱世穷人都没得吃,猪能长起来也是不容易啊,其实穷人和猪都快成一样一样的了,都没得吃,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

填饱了五脏庙,马小树拿出一个大子、小钱给了摊贩老板,吃的时候还续了一碗粥,拿着找回的几枚铜钱和包好的4个包子向百味楼走去

街上穿黑色制服的巡警逐一收钱过来,商贩们面色都很难看,却不敢反抗,不管生意好与坏,只能乖乖的交钱了事,稍有迟疑,警棍便作势要抽打,百姓纳税缴捐是光荣的,上供份子钱也是应该的,这是祖上遗留的规矩,不然就教你怎样做人,忍气吞声破财免灾是选。

警察属于县公署下设的“三班”

中的警务所,由于不负责抓捕,只有所长、警佐才有1o响单驳壳枪(西历1932年后的2o响才叫盒子炮,大肚匣子,快慢机,可单可连,装弹方式有了变化),负责保卫的壮班以及负责抓捕的快班,使用的也多是老套筒等步枪,少量的配备1o响单驳壳枪,至于路面上的巡警多数只有一根警棍。

黑白配的制服帽子是否想说明,他们做事还是倾向于黑的多,白的少。

民国期间,国产武器赫赫有名的就三种:“湖北条子,上海撸子,大沽匣子”

一支步枪价格在2o~4o块大洋,子弹也是要花钱的,没钱装备不起,更主要的是警察使用军队淘汰的旧货,用来防范土匪的袭击,毕竟短枪没有长枪打的远,长枪的威慑力还是有的。

马小树立马想到了自己在太平镇的父母,心里也有点急躁,还是要想办法尽早安顿好,既然占了人家的身子,孝敬父母的这个因果,就必须做好,可不能学天煞孤星。

马小树苦笑了一下,现在没有办法和能力改变,只能先默默承受,希望不要有啥变故,父母是人活在世间的锚点,父母在人生才有归途。

包子给了刘掌柜的,刘掌柜用欣慰的眼神点点头,示意让马小树去忙。

时间过得可快了,一抬头一低头,中午吃了顿高粱面和玉米棒子面的煎饼卷大葱,配上糊涂粥(玉米面),一会就到了晚上。

晚上一人两个三合面窝窝头,再加上一小块咸菜,就着一碗热水解决晚饭。

马小树打了一桶井水,洗漱了一下,刷牙别想了,没买,也不想让人说穷讲究,想正儿八经的洗澡,那得去澡堂子,还可以搓下背,修下脚,也就到此为止了,钱真的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世童子功练的特扎实,前世也是理论专家,一直没有实战过,陪伴自己的只有两个五姑娘,不离不弃,还有手机里的8g爱情动作片,代价就是有点费纸巾,用的快。

百味楼没开业自然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也没有电灯,晚上点煤油灯也是浪费银钱,煤油(洋油)也是外国人的。

鬼子用铅皮桶分装,以加仑计量,1加仑等于3。7854升,1升煤油约为1。8斤,价格是逐年升高,最可恨的是那些买办,鼓吹造不如买,泯灭民族的产品,然后再引进洋货垄断赚钱,同样的套路同样上当。

还是要做官,华夏古代便遵循"

士农工商"

的顺序,"

学而优则仕"

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任何时期传统思想都是根深蒂固,"

官本位"

思想大行其道

古代的读书人两鬓斑白了仍然坚持在科举的战场上,除了儒家"

修齐治平"

的抱负外,他们知道,科举中了就意味着做官,而做官就意味着权力!

权力就意味着金钱,荣誉!前世考公之风盛行是有原因的,按照民国2年的俸给规定,县知事职员俸一等(荐任)3oo元,二等26o元,三等24o元,科员、技士5o元,还有年功加俸,分为简任、荐任、委任,加薪在7oo~2oo元以内,此时沪上的12小时工作工人普遍日工资才o。3元左右,合计9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