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同接过包袱说道。
“这两个保命符篆,你贴身放好,关键时能保你一命。”
桐儿忍住泪,往苏同手心塞了两道符篆,作最后交代。
“桐儿姐姐,我一定修炼有成,平安地回去看你。”
苏同道说。
“好,进去吧。我等着你。”
桐儿点点头,说道。
“桐儿姐姐,我要抱抱!!”
苏同撒娇道。
苏同也不等桐儿答应,直接扑进桐儿怀里,并把头埋进最柔软之处,……
良久,……
苏同背着一个巨大而夸张的包袱,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地,跟着一个接引导师进入书塾,开始他全新的生活。
而苏同不知道,他和桐儿的这一别有可能是永别。
桐儿看着苏同完全进入书塾,再也忍不住,在眼角渗出一串泪光。
轻轻说了一句:“好好保重!!”
就以三倍于来时的度返回庄园。……
【凯恤城】是【李定王朝】第四大的主城,是王朝集中安置那些战死的将门遗孤而设立的城池。
由于它位于王朝的中心位置,不受边境的动荡影响。
于是许多文人墨客喜欢长留此地,渐渐地该城变成文人圣地。
【元若书塾】乃该王朝最好的书塾,也是该城唯一的书塾。
书塾内九成的学生是各地官僚送来的子侄后辈,剩下的是慕名而来的商贾后代,这里学费高昂,却又一位难求。
书塾分为两种课程,一种九年课程,学童由六岁入学一直学习至十五岁。
每年学习安排好的固定内容,到十五岁毕业后可以考取官职入朝当官。每年学费是一千两黄金。
另一种就是苏同报读的,一对一课程。
学费每个月一结,每个月可以换一个导师,想学什么课程就申请什么导师来教。
但是一个月学费就是普通课程的一年学费。
桐儿一出手就是预交十年的学费,誓要拿到一个学位。直接吓坏接待的导师。
这种学费惊人的课程,学费都是逐月来交,一般就是学一年两年,极限就是三、四年,几乎没过五年的。
而这直接预交十年学费,十二万两黄金的,建院以来从未出现过。
平常新学生进入书塾,接引导师都是先带去住宿区的。
而苏同进入书塾,接引导师是带着他来到了院长殿。
一位文质彬彬,年过五十,满头白的青衣老者接侍着苏同,
“这位是苏公子吧,我是元若书塾的副院长,何苗唤。”
“何院长,您好。”
苏同赶紧鞠躬回礼。
“苏公子,想学习上古文?还要最好的上古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