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建州被大明彻底掌控,他们就是想走私,也找不到门路。”
周围的大臣们,面露惊奇之色。
有些人已经开始思索其中的可行之处。
万历沉默了一会,问道。
“程爱卿的意思,商人们需要花钱购买许可?”
程武回道:“圣上英明。”
“如同盐引,茶引。”
“想要去建州贸易,也必须要花钱购买引子。”
在古代,盐和茶都是被官府垄断的生意。
普通商人想要贩卖,必须去衙门购买许可证书。
而且这证书还是定量的。
你能贩卖多少盐,能卖多少茶叶,就看你舍得花多少钱了。
万历笑道:“此方法甚好,只是不知这引子该如何定价?”
程武说道:“可以五年为一期,每年十万两白银。”
“一期就是五十万两。”
“总共限定十个名额,如此可筹款五百万两。”
“嘶!”
几个大臣低声惊呼。
程武所说的,实在过于诱人。
等于国库每年增加了一百万两。
万历有些迟疑地说道:“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太贵了?”
“每年十万两买一个引子,商人们岂不是会亏本?”
程武摇了摇头:“启禀圣上,微臣在抚顺曾经询问过一些商人。”
“他们说建州一年可以采集山参十万斤。”
“而在大明,上好的山参,每斤价格在十五两到二十两纹银不等。”
“这些商人可以获利一半甚至翻倍!”
“而且还是合法的贸易,不用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走私。”
“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额。。。。。。”
万历一听,有些心疼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