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高登这就要调离去湖南一个中州任知州,也算是升迁。
他要张凡仲帮他准备些红薯、玉米和土豆,他准备带去推广种植。
这还没到任就在考虑民生的好官必须支持,张凡仲当即便答应送两船过去。
“两船是不是少了?”
高登知道这时的木船就是3oo料都算大了,也就是大概1oo吨左右。
“高大爷,我的船不小,一船怎么也有上万料。”
明朝算法,一千料大概3oo吨,张凡仲在现代造的3ooo吨货驳真的就是上万料。
高登吓坏了,对张凡仲道:“凡仲你等等,我要再去趟厕所。”
回到粮站,张凡仲便让张爸去催促货驳交货。
在上京城之前,货驳就在安装设备了。几个月过去,系泊试验这些早就应该完成了。
“好意思问。”
张爸指了指张凡仲道:“船停在厂码头的。不过有点小麻烦,被船检局的看到了,说是没经过船检局的检验,被扣了。”
船检局又管不了我。
张凡仲问了下船上油料的事,请老爸多买些油料送到船上。
“凡仲,你想过咋个把船开出去没有?”
张爸问。
“简单撒。你去机舱把船动起,我开船出去就完了。”
“不是,我是问船检局那里咋个解释?”
“船是他们扣的,船不在了我们还要找他们要。我解释个屁啊。”
“啪。”
张爸顺手就给了张凡仲一个手勺,道:“说话没得规矩,在皇帝面前也是这么说话的?”
“那倒没有。”
张凡仲实话实说。
“老汉,我在网上买了些花草种子记得帮我收一下,这几天我要去鱼嘴搞采油站,你晓得,来回过江又麻烦又危险。”
“大明那边都是小船啊?”
“也有大一点的,不过还没完工。”
何老汉在大明这边督造船只,张凡仲派了何六跟两个学金属装配的去协助。
在建的这艘船属于试验产品,龙骨和肋板采用钢板焊接。完工后会测量各部分的尺寸,为今后建全钢的船舶作准备。
“算了,你还是把货驳开过去稳当些。”
“还没买油得嘛。”
张凡仲道。
“是。我上辈子硬是欠了你的。”
张爸站起身走了。
“老汉,不是我不想自己去买油,我出不去得嘛。”
卿小琴看张爸走了,过来道:
“张二,来帮我认下哪些是后金的服装,哪些又是蒙古人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