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月戟挑上去,这一次度之快姜维跟不上,一戟挑飞肩头的踢庭兽,能耐是相对的,你有我也有,姜维一枪钉在赵子龙肩胛骨上,但是赵子龙手快一着,大喝一声:“旋枪!”
,双旋枪使出来了,另一只手虹焰戟也贯出来,挑飞肩头踢庭兽,随后两个“旋枪”
,姜维也用“旋枪”
,双方互不相让,赵子龙肩胛骨着了一枪,姜维双肩中了两枪,各自圈马回去,重新大战不过,一百多个回合都不分胜负,天色渐晚,吕月芳和吕玲绮杀出来帮忙,赵子龙觉得还不是时候,拨马就走,姜维和吕月芳两人斗了十二三个回合,各自回去了。
这仗难断呀,但是北枪王姜维厉害,大家确实没有很好的手段一时之间制服他,姜维也回去养伤,一阵子是不会进攻九焰山了,但是如果他来了,九焰山除了赵子龙还有没有厉害战将对付他?
先表另一头,小凤从金陵又要走三万兵马,人不多,最主要是为了够用,然后挥师北上,汉军在南淮没人手了,实际上就是由着小凤如何如何搓弄了,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很多县令和守尉全都投降了,小凤把他们集结起来,带着当地老百姓拘刷船只,前往江南,这些人只好招办,带着老百姓都去江南,结果一弄就是两千多万人,当然也不是全走,能守住南淮最好,但是守不住也没办法,剩下的继续往北推进,结果雪花片一般的奏报都传递到了许昌镇守大都督曹丕曹子桓手上,曹丕非常震怒,可是他手底下没什么厉害人手了,只好让人传喻给姜维和司马懿,说敌人已经攻陷汝南郡啦!
结果没有半个月,淮河以南全被攻占,朝廷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镇守部队不是调走了,就是根本没有一战之力,你还能说什么呢?曹丕曹子桓想给弟弟曹彰写信求援,但转念一想也不行,父亲不让这么干呐!赶紧写信给兄弟曹植曹子建,他是邺城镇守大都督,手底下有一些兵马的,不多但是赶快来帮忙吧!曹植曹子建得到书信,赶快兵救援就是了,别的不表。曹植也知道这个情态紧急的,手底下能耐人不够多怎么办?赶紧调遣来了辽东镇守大将,公孙渊公孙文懿,此人爵封乐浪侯,官拜辽东镇守都督,兵马指挥使,手下有十万番兵厉害不过,赶快调来进攻义军不表。那么说的这样神神叨叨厉厉害害的,这个公孙渊是什么人物呢?
此人本不是番人,还是一个汉人,但是能耐匪浅,在番邦称雄,原说起来他算是公孙瓒的一个堂兄弟的孩儿,但是父亲死的早,年轻丧父,公孙渊这家伙喜好打煞筋骨力气,公孙瓒觉得他没正形,收他做义子干儿为自己霸业添柴加火,原本是这样的路子就这样顺顺道道走下去的,但是公孙渊为人好吹牛皮,经常狂的没边儿没沿儿,公孙瓒几个儿子都讨厌他,可是人家确实能耐不俗,逐渐公孙瓒就开始忌惮警惕起来,公孙瓒很害怕这小子往后夺了自己亲儿子们的饭碗,所以给他派一些脏活累活,反正就是穷使唤呗!但因为父亲死了,就是寄托在叔父家中,因此公孙渊也没有太大意见,给管饭就得了,但是逐渐的公孙瓒表现出来了更强的攻击性和警惕性,公孙渊忍无可忍,带着三百家丁就脱离出去自己干了,后来得到公孙王的帮助,因为公孙王希望能够收到朝廷羽翼的庇护归顺朝廷,但是他手底下都是番人,不知道如何跟朝廷沟通的,公孙渊继续给他上奏折打表,最终公孙王被朝廷招抚,为了表示感谢,公孙王到处说公孙渊是自己兄弟,然后给公孙渊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公孙渊带着三千人马来到辽东,逐渐扩展实力,将三韩收拢到麾下,兵马也有十几万人,实力很强,后来也一个奏表,朝廷封他乐浪侯,加官进爵不表。这一次也是曹植一书过去,他便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支援。
不管怎么说公孙渊也是汉家子孙,毕竟不是番人的后代,所以老是在番邦那也本来是没有办法,但还是希望能够有回到汉地的机会,到时候安享天年的,当然也就得指望着自己早一步建立一点功业,这样在关内得到一处封土的。大概类似于公孙渊这样的汉家番王也有几个,分别都在曹丕曹植的书信中,响应了号召统兵南下了,也没什么好说的,这几位爷也多半都是一样的心态,你本身在番地的地盘朝廷到时候可能会给你没收的,那么最好是回到汉土去安身立命,毕竟这里才是自己的家。
只不过这些人碰上小凤有一个好么?不可能的,夏侯兰写信希望再调拨一些兵马支援一下南淮,但是小凤拒绝了,他说现在局势恶化,我不能贪求太多了,我三万兵马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别人调转目光,小凤也调转目光,他的目标是:许昌城!
这个计划危险而大胆,许昌镇守大都督曹丕是曹操二儿子,封爵梁王实力雄厚,而且因为紧急调令,姜维和司马懿也都回来帮忙镇守了,曹丕是一个骄傲自尊的王爷,不愿意让别人帮忙,但是司马懿意识到这个强敌绝对不是我们能对付得了的人物,因此自作主张写了两封奏表,分别派亲信人等赶快送往前线曹操处以及洛阳曹昂处,让他们赶快来想办法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曹昂在接到这个奏折之后却烧掉了这封奏折,而且讲来使秘密处斩,故意伪装成根本就没有这回事的姿态。曹昂的意思很明确,这件事情与我无关,曹昂实际上是在对曹操“宣战”
,这种“宣战”
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宣战,而是政治意义上的宣战,曹昂的意思是说,我是皇帝,如果说我说了算,那么这封奏折我就有知道的必要性,但现在我就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我不知道也没啥意思我知道了也没啥意思,那我就装作不知道好了,而且曹昂从使者口中反复确认一点,那就是并没有给曹彰一封书信之类的,说白了没有直接找他求援,如果找他那不是很直截了当吗?有曹彰外加姜维,这个组合还有谁能对付得了?
所以曹昂杀死使者装作不知道,他觉得这里头一定有蹊跷的,干嘛不直接找曹彰呢(当然了作者没让他去找这才是根本原因嘻嘻嘻嘻哈哈哈哈),说白了,这是让我这个皇上一纸调令,让曹彰去帮忙,可是我这个皇上只是一个招牌而已,且不论我调遣曹彰他听还是不听,就是这个操作也就有问题,因为我不应该说了算呀!那么我就不应该调遣或者下达任何命令,但我知道了却不表态或者不做任何表示,那我这个皇上不是更坐实了没啥意思么?我当然得把使者给杀了!这样我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当然了,司马懿多聪明啊,他怎么能不知道这个事情呢?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表示对皇上的尊重,您是皇上,按理说不应该给太上皇而应该给您的,可是这不是没办法,所以您多担待了。第二个就是说试探一下,看看您这个皇上到底管不管,这里的管不管是方言管用不管用的意思,那么基本上就知道了,合着不管用呀!第三个就是判断一下日后走向,比如说他不管用,那么如果曹昂不做什么事情或者装作没有生,那么这是一个姿态,那么如果他杀死使者这是另一个姿态,还有就是如果他回过头来派人告诉司马懿一些什么事情,这又是一个姿态,不同的事后举措或者是措置能够判断出不同的姿态来,司马懿算得上是一石三鸟,这样自己也多少知道一点皇上他老人家的意思了。
只不过曹昂也不是很在乎被司马懿猜到本意之类的,他就是不想涉猎其中,只要曹毅那边大军准备妥当,他甚至直接要站出来夺取真正的帝位了。但是曹毅觉得现在都不是时候,因此没有认可现在就举事的主张,既然儿子觉得说还不是时候,那就在等等吧!
曹操得到消息之后心中有一丝忧愁,因为这样预示着他的一统天下的计划将会被继续推迟,但是,夏侯惇等人却一直在画大饼,这一点曹操觉得实在没啥意思。当然了,有没有意思都是另外的事情,现在要想一点,那就是到底要不要调走曹彰?曹操想了很久还是觉得不应该调遣曹彰,相反,曹操也知道曹毅去西国学艺并且将敦煌以西全部土地都征服的情报,那么既然如此,让他来试试如何?曹操这一招也算得上是一石三鸟,何来的三鸟呢?分别是这样的道理:
第一鸟:看看他到底,现在有多少人马了,未来的太孙是否有帮助父亲稳固皇位的计划和能力。
第二鸟:测试一下他们爷们儿的野心和能力,因为风闻说曹毅在长安准备谋反的买卖,虽然自己孙子谋反自己实在没什么必要,硬要说他下手的也是冲着几个叔叔来的,绝不是自己,而对于这个有可能的预测,曹操的计划不是说缓和矛盾,弄什么“亲亲睦族”
,而是说“谁能耐谁称王”
这样的举措,这样选择出来最有力的一派掌握天下,这才是曹操的最终计划,而不是说谁跟谁亲,依靠亲疏关系能管好天下么?不能。
第三鸟:曹操想看看其他儿子,尤其是那几个手握重兵的儿子的态度和意见,他们总不敢明着反对,可是这也不至于主动支持吧,其实曹操这样做的大布局用意是什么,就是通过表面上告诉大家皇上只是一个“平衡器”
,你们继续竞争,这样的一个态势然后看看谁真的想当皇上,曹操必定传位给曹昂,但是究竟他有没有做大位的能力,就委屈曹丕曹植曹彰这几个牺牲品来观察了,谁要能击败曹昂,谁就可以做下一个皇帝,而且是实权皇帝,如果谁也不想翻盘,都想老老实实当自己藩王,曹操是绝对不相信的,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些儿子们蠢蠢欲动,到时候看看能不能由曹昂压制他们,曹昂也许不行,曹毅呢?曹毅如果能压制得住,那么证明曹昂这一脉有资格继续做下去,如果压不住那就活该被清算弄死了。
所以曹操的计划很是毒辣,他可以说是无情的,但是本来就是“最是无情帝王家”
,执掌天下不能依靠感情,只能依靠永远敏锐的判断力,如果说谁没有这个能力,那他就应该立刻扫地出局!
不过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不管是曹昂还是曹植曹丕他们,谁都不想出局,尤其是现在这样紧张关键的局面之下,您出局比较好,我就别跟着出局啦!
曹操并不知道曹昂也收到了这样的奏报,曹昂想要不管,曹操可以让他不管,但还是那句话,曹操下旨,让曹毅率领十万军队出征。虽然曹毅有十倍于十万军队的军队,可是曹操就要点十万人马,其实这就跟抽查差不多的情况,我通过观察你这十万人来估计你后面的人马情况,如果说你这十万人都上来的是老弱病残,那你后面就算有好几百万也没啥意思,五百万老妪我就是刨坟头也能给你找着啊!这有啥能耐的,但你如果说有十万精兵,就证明两点,或者是你这是头部力量拉出来了,或者是你全都是这样厉害的部队,至于如何差遣,看你曹毅自己选择了。
但你选择之后,其他人怎么看,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就得赌了,自己赌一下看看自己出什么样的牌然后对方又如何反应,这些都不是谁能告诉你的了。
一纸调令下达,曹毅点起十万兵马,但是这里头骑兵只有五千人,谁也猜不出来他的用意,五千人迅疾驰,剩下九万五千人在后面慢慢悠悠的出动,黄花菜早晚都馊了,您这儿还没来呢!可是他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故意示弱”
,不是给别人看的,就是给曹操看,你说他慢慢腾腾,他还有五千精锐以一当万,你说他以一敌万,可是他九万多人慢慢腾腾,不知道的都以为请了一群蜗牛,但是他这些人全都有讲究,且先不表曹毅如何行军,反正非止一日,我且不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武昌城内一派死寂,邓艾文鸯等人上一次凶杀恶战没有结果撤回城内,刘卿和越兮也没有追击上去,这俩还是按照指示,先撤回去再说,曹操还是摆下宴席宴请他们,按理说整个南淮都不保了,天下形势有点变化,曹操应该着急才对吧,可是他就偏不,不着急而且没有什么变化,相反的他还让人调兵遣将继续到襄阳集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曹操是觉得胜券在握?还是说他早就有通盘考虑了?谁也不好说,他要是真有通盘考虑那也不错,但是怎么感觉也不是这一回事。
就在各方踌躇的阶段,刘良刘正文正好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了武昌城东,驻扎起来了,汉军还不清楚这个情况,但是眼看着义军重新开始修复城墙了,刘良说自己多少带来了几员猛将的,邓艾说钟会捐躯了,刘良很难过,哭了一场,他很自责,如果自己能早一点派人来帮忙,钟会就不必牺牲了,文鸯说大家别哭了,吃顿饭休息一下,接风洗尘吧!
那么就这样接风洗尘顺顺当当!也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做,暂时修修补补,曹操那头原本计划就是等待义军的抵达,现在得到情报了,水师被消灭说明义军已经到了武昌城,曹操下令召集人马,然后做最后攻城准备,个人都下去准备去了,曹操让夏侯惇等人统兵在汉阳镇守,以防敌人从九焰山来支援,随后,新的一场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汉军率先难,因为战斗的破坏,义军的南门和西门实际上已经连成一片,所以这两个方向其实等于一个方向,没有本质区别,从另一个角度讲,义军现在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恢复和增强,双方持续打了两天时间,损失过十万人,但是没有明显进展,义军守护着断壁残垣,没有让汉军杀进去,但是义军的损失也很大,邓艾让刘良先回去,守住金陵,刘良叹口气说:“要说我鬼迷心窍确实有这个心思,可是现在我看到武昌城这样难,我就不走了,不然我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是胆小鬼的,我不做胆小鬼,也绝对不能面对困难就逃走,咱们是兄弟是战友,让我现在走我实在办不到,我留下来也能帮你们一起对付敌人,不要担心金陵,小凤北伐去了,现在节节胜利,据悉已经拿下汝南郡,差不多意思就是说姜维被杀的打败,逃回许昌了,看看小凤是不是能在许昌把他彻底杀了。”
,“这个很难吧,小凤能有多少人。”
,“三万人马”
,“凭三万人拿不下许昌城的,那可是曹操第一个大本营的,这样就想拿下许昌会不会有些太痴人说梦了。”
,“据说许昌城内也有精兵强将的。”
,“所以说难办嘛。”
,他们在这里预测局面,实际上的情况则是小凤根本没有主动进攻许昌城,他在各地进行攻击,但是拿不下来的城池也跟本不会攻打,差不多就是看一眼就走这样子,小凤觉得进攻代价太大,让敌人胆寒就可以了。
但就是这样一杵,三万人马在这里安营扎寨,也足够让人心浮动,很多人都愿意去义军了,结果短短几天跑了很多人,朝廷根本没有手段解决,曹丕让姜维出战,但是姜维抗命了,他的意见也很直白,就是敌人太强大了,自己在汝南已经被打败一次,而且领教了这个敌人的真正厉害,所以你让我现在去对付他,那真是不好意思,我打不过。
那既然如此,曹丕只能固守待援,先来到城外的就是以公孙渊为的番兵十万,还有一些冀州兵马加在一起二十万人,这些人都没有进城,那么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会如何呢?
武昌的命运,许昌的命运,欲知后事如何,且待小子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