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实,你怎么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实,你怎么就知道他们不是故意在骗我们,故意引导我们媒体?你这样一辈子也写不出热文!!!”
记者说完哼了一声,继续拿着手机埋头打字。
小跟班默默的点了点头。
但他心里却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不确定是不是事实,那就应该将所见的事情原原本本的概括出来,让观众自己去判断。
但是他这个所谓的师兄却在文章中夹杂了非常多诱导性的词汇。
比如什么孟宴臣员工,如果要真实描述所见,应该描写保洁制服人员,而且他看见了,这个保洁制服和他一开始见到的制服并不一样。
这个肇事者的保洁制服上没有标签,而国坤集团那个是有着一个国坤的标签的。
他这个师兄的新闻已经和真实搭不上边了。
不怕全是谎言的新闻,就怕半真半假。
最能以假乱真。
孟宴臣和陈秘书换完衣服之后,一边擦着头,一边从办公室朝下面看去。
记者们还围在大厦外面。
“没想到我们哥俩成落汤鸡还能上个新闻。”
孟宴臣笑着说道。
陈秘书有些无奈,“生平第一次上新闻竟然是这种窘态,我女朋友看了还指不定怎么嘲笑我呢!”
“安保那边查出来了吗,那个人怎么混进来的?”
“查出来了,安保队长那边跟我说,那个人昨天下班之前就溜进来了,在这里面藏了一夜,所以早上的时候谁都没想到。”
冒充保洁的人很快就被到场的警察带走。
东营分局。
在场的领导现在也头疼了。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国坤集团的报案正是归属于他们处理。
这个案件最麻烦的就在于,国坤集团和孟宴臣已经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个时候任何调查都要小心谨慎,因为每一步都需要记录详细,每个步骤的微小失误,在网上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更不要说国坤集团是本地的纳税大户。
出于经济影响,官方到时候估计也少不了插手。
做好了肯定是履历上出彩的一笔,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很难做好。
没有几个人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孟局本来是到东营分局攒一攒退休底子的,但现在的情况处理不好,别说退休底子了,说不定过年前上面领导讨论完,过完年就得给他撸下去。
这事闹的!
“别装鸵鸟了,这次事情我亲自牵头,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