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珠抚摸着手腕上的玉镯子。
“这件事,本宫不便处置。”
“皇后娘娘是后宫之主,哪个妃嫔犯了错,都是皇后娘娘处置,怎么如今皇后娘娘不处置这个幕后指使,是要纵容吗?”
孟玉珠这样一说,众人纷纷望向卫贵人。
如果皇后娘娘要纵容,那肯定是纵容卫贵人。
卫贵人可是皇后亲妹妹。
难道这事跟卫贵人。。。。。。
皇后道:“本宫也是刚接到信儿,正想跟妹妹们分享,贵妃就来问了,既然这样,那就一块说了。指使二条的人,是皇上,所以本宫不便处置。”
孟玉珠直接站了起来。
指使二条夹带东西的人是皇上?她一百个不信。
可皇后敢诬陷皇上吗?当然不敢。
所以这个答案,应该是皇上给的。
皇上要包庇二条?
孟玉珠不敢再追问了。
景仁宫里点着淡淡的沉香。
长案上摆放着一个灰蓝色大肚细口瓶,瓶里插着几枝晒干的,淡黄色的野菊。野菊开的肆意放纵,虽然晒干了还保持着傲霜的姿态。
博古架上放着几本手抄经。
正殿左边挂着一幅《桃花源图》,右边挂着一幅《十色菊图》。
皇后手持暖炉坐着,织锦绣白鹤的敞衣贵重端庄:“皇上已经着慎刑司放了二条,说起来是一场误会。那个荷包跟镯子,是皇上让内务府的人制的,做为杜常在侍寝的奖赏。不料被宫门口的侍卫拿住了,闹了起来。”
“既然是皇上让二条送给杜常在的,那为何会被宫门侍卫拿住?”
孟玉珠问的也有道理。
毕竟从太和宫到永福殿,怎么走也走不到宫门口去。
“史秀女让二条往家里送封信,二条想着先把信送了再回来送镯子。所以才被侍卫拿住了。”
又问杜仅言:“皇上送你的东西你可喜欢?”
杜仅言故意露出手腕上的赤金镯子,还有腰间的荷包,言语里都是宠妃炫耀的意思:“回皇后娘娘,这荷包精致,镯子贵重,我很喜欢。”
孟玉珠还是不信:“据我所知,皇上许久没召见娘娘了,这消息是哪里传来的?”
皇后尴尬。
打人不打脸。
皇后不受皇上待见,十天半个月不见皇上一回,孟玉珠老拿这事戳皇后心窝子。
吃瓜群众议论纷纷。
“原来二条是为皇上办事啊,这真是误会了,怪不得他在慎刑司挨打都不肯招认呢,谁敢供出皇上。”
“慎刑司那帮人越来越离谱了,连皇上的人都敢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