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书记,张书记正在开会。请您先休息一下。”
张应文的秘书杨天恭敬的说道。
陆海点点头。
在路上,他已经收到军山路码头和泾港码头突事件的消息。
明白周严这步棋,相当于直接堵住张应文的退路,强行把人家拉下水。
康诚医院的乱局,还可以归咎为铁勒人闹事。
器官买卖,只要装傻,也可以当做普通的刑事案处理。
受点舆论压力而已,不难应付。
但两处码头的事情一出,张应文就必须要处理。
只要处理,没态度也是有态度。
外人的解读和猜测会让张应文退无可退。
以张应文的政治智慧,自然不会任由如此被动的局面生。
一定会选择主动出手。哪怕这种主动是被迫的。
张应文下场,意味着矛盾扩大化。
原本各方的争斗,只是局限在江省。上面知道,也默认甚至放任。
一省之地,可以集中各种矛盾。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影响都是可控的。
江省的政治经济,甚至历史人文都很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适合当做一个“试验场”
。
大军对垒,为免伤及无辜,划出一片地方,各派精锐对局。。。。。。
但现在,形势变了。
沪上入局,势必又要拖很多人下水。
吴家的相关利益方,像童家和花家这样,原本只是旁敲侧击,并没有真正下场的势力等等……都不得不提前入局。
可以预见的,袁静山在浙北也会很快被卷进来。
牵一而动全身。很多计划将不得不提前。
己方还没有准备好。提前。。。。。。就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陆海有点后悔放任周严这个愣种到沪上折腾。
吴家的器官生意,天怒人怨。
既然在沪上有了些相对可靠的证据,查也就查了。
吴家做贼心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影响降到最低。
沪上敲打吴家。回过头来,按照周严说的,在桂城和苏城,玉山全面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计划挺好啊,怎么就弄成这样?
就不能专心做好一件事吗?非要把彭俊雄的移交问题一起扯进来?
“上面那些决策者都在忙着分析形势吧?”
到现在,连陆家老爷子都没打电话过来,说明形势变的非常复杂。
“书记,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准备都是杂念。”
“准备越充分,意外出现的几率就越大。”
“所谓万无一失的计划,都是成功后的自我吹嘘。”
“事实上,事无巨细的准备,除了心理安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想起周严当时的话,陆海在心里苦笑。
这些话,当时听来,只当做这个小混蛋的大言不惭。
原来不是大言不惭,而是实话实说。
这小子恐怕从一开始,就抱着把事情闹大的心思。
祸水东引,让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沪上,是想掩藏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