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天看向儒圣,沉吟道:“一月后,第一次科举考试,以修远班之人为试点,考试的内容,我会让商清璇安排。”
第一次科考,这是实验,破例之事,必须要践行。
“嗯!”
儒圣轻轻点头。
叶凌天继续道:“第一次科考结束之后,再过两月,开启第二次科考,第二次科考,面对当下大周百姓,用调动大众热情,也能暂时缓解地州官员缺乏的问题,因大众与修远班之人情况不同,因此第二次科考的内容,也需要变化,尽量贴近大周百姓,可分文考、武考两类,四书五经可考一些,政论、数术、律法必考。”
“明白了。”
儒圣轻轻点头。
叶凌天看向文武百官,沉声道:“此事不单单是鸿儒学宫与观玄书院的事情,大周各部,都得做好准备,尤其是礼部、吏部、监察司,压力会大很多。”
“凌天侯放心,我等定然不会懈怠。”
文武百官连忙行礼。
叶凌天轻轻点头,又道:“至于后续的科考,则是要定下确切的考试时、圈定考试范围,可将考试分为四大部分,文考、理考、武考、艺考,因此需要开办地方院校,因材施教,其中细节,我到时候会说。”
单纯的科考制度,弊端众多,即使是后世的应试教育,亦不可称之为全面,但他只能极尽所能,将科考和后世考试相结合,把能考虑的弊端解决,能完善的地方完善。
至于后续的事情,路已经提供了,得看大周后面的人如何继续完善。
读书,不可能让谁都去当官,但是能为读书人谋一个饭碗。
科举开始之后,读书人的地位,自然会相应提升,想要谋取一个饭碗,机会能提升不少。
院校开办之后,还需要统筹一下地方的情况,需要一步步来看,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倒是不现实。
“。。。。。。”
儒圣轻轻抚摸着胡须,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叶凌天果然把很多问题都想到了。
只要制度正常推行下去,何愁大周不兴盛
叶凌天挥手道:“今日暂时说到这里,大家都散了吧!”
“我等告退!”
众人行了一礼,纷纷退下。
大殿之中。
还剩下叶凌天和凤惑君。
凤惑君盯着叶凌天:“你似乎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
她看向上面的那个宝座。
到了这一步,叶凌天坐上那个位子,无人会说什么,也无人敢说什么。
叶凌天知道凤惑君想说什么,他沉默了一秒:“此事以后再说,眼下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呢!”
“你。。。。。。在害怕”
凤惑君凝视着叶凌天,她能够感觉到,叶凌天似乎在忐忑。
叶凌天笑着挥手道:“没!我怕什么啊这九州一统了,大世来临,心情澎湃,今晚不知能否去凤君府邸”
说完,他打量着凤惑君曼妙的身姿。
凤惑君叶凌天转移话题,她心中一叹,却是轻声道:“好吧!今晚去我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