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叹了口气,拱手提议道。
闻言,荀彧沉默的思考着其中的利弊。
这些年国内之所以展迅猛,不仅仅是百姓们辛勤劳作,商人的付出也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以甄家、糜家两家为的商贾们,更是出资将一些年久失修的官道修缮。
虽说他们的做法,有博得朝廷好感的目的,但无论出点如何,至少他们做了不少有利于朝廷的事。
这个时候背刺,属实是有些让人心寒。
“田大人的提议,在下觉得可行,商人逐利,让出些许的利益也不会伤筋动骨。”
见到荀彧迟疑,阮禹踏前一步,附和道。
他是儒家出身,所以对于商贾很是不喜。
“在下也赞同提高商税,自古商税就没有两成的时候。”
许久不愿意主动开口的杨彪,也按捺不住的站了出来。
作为当世仅存的几个真正的世家大族,杨家是不经营商铺的,因为这会给自家抹黑。
商人是低贱的,社会最底层的贱民,他们杨家自视甚高,又怎能与商人为伍。
何况论田亩,他们杨家这么多年已经不知拥有了多少顷。
“尽管提升商税,也难以解眼下之渴。”
“此事暂且搁置,诸位应该着眼于眼下。”
荀彧神色阴沉,显然被这帮动不动就插科打诨、转移话题的家伙惹得有些烦了。
“那荀大人觉得该当如何?”
“如今府库之中的财帛已经捉襟见肘,若是真的把抚恤金放下去,这朝廷的运转又该如何?”
刘艾看向荀彧,面色平静地问了一句。
“呵呵,在下已经给了诸位方法。”
“若是诸位不愿意施行,那么在下可能就要亲自出手了。”
荀彧转过身子,面对着百官神色冷峻的说道。
如今的荀彧正值壮年,再加上身居高位多年,身上已经养成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此时话语中隐藏的威胁,竟让百官纷纷色变。
荀彧虽然平时温和,整个人如同一块暖玉一般,但却并不代表着他没有手段。
如果真的让他动怒,那么在场的众人绝对要吃不了兜着走。
“乾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