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脑袋一热干了傻事,取消了这些税。
免除工商税,肥的南方富绅,苦的却是老百姓。
然而当初取消容易,现在重新征收,可就难了啊!
阻力太大了!
可想到大明的将来……
崇祯心一横,豁出去了。
割富商的肉,总比自己上吊要好。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接着问道:“除了重征工商税,还有什么办法办法?”
“还有一条财源。”
“弄得好了,大明年入一千万两银子,都是少的。”
“并且可以让大明富国强民,从此延续三百年江山。”
云逍的话一落音。
崇祯两眼放光,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毕即止。
然而随着辽东战事越吃紧,朝廷财政越窘迫。
于是加派迭增。
最终成为经常性的“岁额”
。
老百姓本来就食不果腹。
加派三饷,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活不下去了,也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因此,三饷正是导致大明亡国的主要原因。
可如今朝廷的主要赋税来源,就是三饷。
直接免除三饷,固然可以收取天下民心。
可没银子了啊!
“虽然朝廷这次,有了四千多万两银子的进账。”
“直接免除三饷,即使是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啊!”
“叔父此计,怕是,怕是有些不妥。”
崇祯摇头苦笑。
田贵妃心里不由得看低了‘叔父’几分。
还说什么大明江山社稷,全靠此人。
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听了他的话,还不天下大乱?
“朝廷没银子,难道除了盘剥老百姓,就没有别的办法弄银子了?”
“这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云逍冷哼一声。
显然对于侄儿的质疑,心中十分不满。
“叔父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定有办法为朝廷开辟新的财源。”
崇祯想到煤球厂的事情,顿时精神一振。
一个小小的煤球厂,一个月赚数万两银子。
这不是点石成金是什么?
自己也真是昏了头,居然质疑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