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知了日月谁写的 >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18探亲下(第4页)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18探亲下(第4页)

第一幅画:

寥寥几笔,一块大石头,空旷旷。

整个画面略有静态,但会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饱满的想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画面是静的,想象是动的,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第二幅画:

一大组嶙峋的石头,像瀑布飞流下川,又像茅草随风上扬,有一种动态。

这种动态,产生错觉,感觉梅花在随风招展,勃勃生机。

整个画面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会使你的内心平静。

奔放的画面总会产生震撼,内心就不觉平静。

两人分别之后,劭群又有感触: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个作品完全可以借布局或借其他设计,达到作者的本意。

通过石头的流动衬托梅花的迎风飘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一个字衬托另一个字。

通过一个人衬托另一个人。

通过一件事衬托另一件事。

正反对比,强弱对比,动静对比,明暗对比,多少对比,大小对比,粗细对比,轻重对比,曲直对比,方圆对比,远近对比,真假对比,阴阳对比,舍得对比,好坏对比,成败对比,古今对比。

而且他把秦奋作的画,于“三人行”

之中,“三人行”

是一个小群,秦奋起的,取法“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群里的主要人物是竹甫教授,他是劭群的书法老师。秦奋经常对劭群说,人生的第一口奶很重要,你的书法第一口奶是正宗的,我喝乱了。

今天的作画和劭群的感悟,竹甫老师没有理会,劭群就有一些失落。

以往竹甫老师都会点评一二,有肯定,有启。

这些,劭群都会收藏。真实的情感,宝贵的经验。书法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好在,劭群今天比较忙,他下午还约了事,去军体训练营,进行志愿训练活动。人一旦忙起来,无暇顾及,不会多想。但一旦空闲起来,就会胡思乱想,瞎琢磨。

下午志愿训练活动,大家跑跑跳跳,打打杀杀,甚是热闹,不觉寒冷。

劭群从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眼中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亮光,他静静的站在场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别人的对抗,注视着,守望着,不想走。劭群知道,那是喜欢的模样,渴望的眼神。每一个孩子都有梦想,尤其是男孩子,或多或少从小都曾有一个从军报国骑马打仗的英雄梦,这种梦想的种子,早晚会生根芽,开花结果,并长成参天大树。劭群也知道,用不了多久,集体荣誉感,奋能动性,勇敢自信心,就会悄然走入小男孩的心中,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像漫天的飞雪,在不经意间,一夜之间,染白了苍茫大地。

还有两个小男孩,一个因突然扭伤而懊恼,一个虽然暂败却不断催生取胜的欲望,对胜利的渴望越来越强,勇于挑战的信心越来越强,战胜内心恐惧的念头越来越强。战胜自己,天下无敌。

这就是最好的,这就是想要的,这就是希望和未来。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夜幕已经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劭群的思绪,又搭上了回家的列车。

列车一路狂奔,时间一分一秒,很难熬。仅有立锥之地,不得休息。

迷迷糊糊中,车辆进站停靠,上上下下,人不多,老样子。火车两侧的窗户是可以推上去的,窗外传来了叫卖声,“衡水老白干,衡水老白干……〞那个时候还没有“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