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哥,见者有份。如果今天是你找到了血灵芝,那你会分我钱吗?”
安紫苏反问。
“当然。”
“那不就得了。”
安紫苏笑道,“下次咱们一起采药,你要是找到好药材了,换了银子也记得分给我。”
“这钱你们收着,记住,这是你们的钱。”
安紫苏强调,“不要给任何人,特别是你们的继母。”
刘平一怔,没想到安紫苏还想到了这一层。
“我昨天听郑庸说,你们本来是要念书考科举的,如果你们想回去念书,更要攒钱。”
这话让刘平动心了。
不是他想回去念书,而是他想让自己的弟弟继续念书。
书院的先生都说刘安是念书的好苗子,如果不是父亲去世,去年弟弟就应该去参加院试考上秀才了。
而不是现在每天跟着他做农活,采药挖地,一双读书人的手长了冻疮和茧子。
安紫苏看出刘平的犹豫,劝道,“平哥,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读书才能改变人的命运。既然有机会了,就不要放弃。”
就算是现代,也只有读书才能帮助人改变命运,实现阶级的跨越,更何况是在这里。
茯苓放下茶壶,帮腔道,“是啊,平哥,安哥,你们去读书,就可以考取功名当官,不用这么辛苦了。”
刘平看了弟弟一眼,终于下定了决心,“紫苏,这钱就当我向你借的吧,等我有钱了再还给你。”
安紫苏看得出来,刘平是有志气的人,让他白收银子肯定过不去心里这道坎。
她也就没有强求,“行,等平哥你们哪天飞黄腾达了,我再连本带息地向你们讨要。”
“好。”
刘平郑重地点头,“谢谢你,紫苏。”
一直沉默的刘安也开口道谢,“紫苏,谢谢。”
“别这么客气。”
安紫苏笑道,“今天起我可是你们的债主了,以后还要靠你们回本。”
喝了一口茶,安紫苏问,“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回去念书?”
刘平却道,“不是我,是刘安会继续回书院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