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并没有透露那个大师究竟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别人都把他叫做林大师。林大师今年应该已经八十多岁了,十年前,杜玉去找这个林大师的时候,林大师刚刚七十岁。而林大师给杜玉讲述的这个故事,却是生在林大师十三岁那年。
十三岁的林大师还不能够称为大师,十三岁的林大师,还只能被叫做为小林。
十岁的小林遇到了那个时候的第一年,那一年北方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以种田为生的小林的父母,家里一丁点吃的都没有了。那一年,灾民们吃光了附近的所有野草和树皮。
可十岁的小林,还是失去了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都是被活生生饿死的。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们尽量从自己的嘴里留下那么一丁点的粮食,以期望林家还能够留下那么一个种子。
不是父母和哥哥姐姐特别爱小林,而是他们知道,小林年纪小,吃得少,是最有可能活下来的。
第二年,周围的树干几乎都被吃光了。小林从爸爸妈妈的谈话中,隐约听到说什么“易子相食”
“观音土”
之类他根本不懂的话。
那一年,小林的爸爸死了。小林没有哭,因为在哥哥姐姐死的时候,小林已经把这辈子的泪水都流光了。
第三年,周围的村民决定南下逃荒,小林的妈妈带着小林跟着大部队往南方走。他们所到之处,就像是一群蝗虫一样,树枝,野草,什么都不剩了。在那年的秋天,小林的妈妈病了。
他们掉队了。这是很正常的是一件事情,每天都会有人摔倒在地上,然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而勉强还活着的人,只能鼓着一口气继续走下去,他们知道,一旦停下,他们就会死去。
在和大部队脱离的第四天,小林的母亲死在了路上。小林一个人坐在尸体旁边,不哭不闹,一动不动。
第二天,小林遇到了自己的师父。
他师父给了他一小块窝头,对他说道:“孩子,吃了这个,吃了这个你就活下来了。”
小林点了点头,将那一小块窝头吞进了肚子里。
在师父的帮助下,两人在一棵已经没有了树皮的枯死的大树下,挖了一个浅坑,将小林母亲埋了进去。
小林的师父告诉他:“不要再往南边走了,我就是从南边过来的,那个地方同样没有吃的,他们要往北方走。”
小林已经没有了亲人,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已经根本不在乎去什么地方了。
在路上,小林才知道给自己窝头的这个骨瘦如柴,胡子长长的老人家,是一名道士。一路上,师父给小林讲述了不少道法。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小林遇到了一件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事情。
师徒两个风餐露宿,靠着他师父道法本事,小林现,师父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勉强裹腹的野菜,偶尔还能够抓到一条蛇,烤成肉干,储备起来,饿的时候吃一点,偶然遇到其余灾民,也可以救人一命。
只不过北方的灾民都到了南方,路上饿殍遍地,遇到的死人要比遇到的活人还多。
他们从秋天走到了冬天,小林指着不远处的一栋屋子开口说道:“秋天,我和妈妈从这里出来,冬天我和你回来了。”
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师傅开口说道:“下雪了,我们明日再赶路,今天就住在你家里休息一下吧。”
两人往小林家走去,所有的屋子里都已经没有人了,村子像是一座鬼村,只有一排排的屋子,却不见一个人影。两人越走越近,小林家的屋子里却忽然亮起了一盏煤油灯。
“你家里还有人么?”
师傅问小林。
小林开口说道:“没有人,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死了。”
师傅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到处都是灾民,有人进了你家的屋子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我们进去看看吧。万一有人需要食物,我们这里也有一些剩下的蛇干,我们少吃一口,就可能救人一命,你以后时刻也要谨记,我们学道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苍生。”
小林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师傅一边推着门,一边说道:“里面的道友,我这里叨扰了,萍水相逢,都是逃难之人,互相之间也好有个帮衬,你们要是不嫌弃,我就带着我徒弟进来了。”
师傅一边这样说,一边却是已经推开了门。
可是当他推开门的时候,他忽然呆立在门口,一步也不敢往进走了。小林不知道师傅为什么站在门口不动了,他脑袋从门框边探了进来,他看了一眼,和师傅一样,他同样也惊呆了。
一种恐怖但是又开心的复杂心情,一瞬间席卷了小林。
他沉默了良久,还是开口说出了那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