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符合年纪的男女青年,加在一块儿也没多少,赵柯很快就写完,撕下一页纸递给段舒怡。然后她又从包里拿出两块钱,塞给她,“够你打电话不?”
"
够了够了。”
段舒怡折好纸,嘟嚷,“只报名,不负责走关系啊。"
"
不用,能报名我就很感谢了。"
段舒怡撇嘴,"
你这妇女主任当得,可真够上心的。"
赵柯忽然灵机一动,抬头问:“县武装部跟部队关系应该会比较近吧?我记得好多都是退伍转业回来的。"
段舒怡点头,“是啊,怎么了?”
粮食可以从外地运,菜不行。
什么单位都有食堂,他们这边,一到冬天没有鲜菜,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翻来覆去地吃。
对这些菜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
现在不能做买卖,赵柯的目的也不是做买卖,而是想办法让粮食站秋后能收他们大队种的白菜萝卜,最好能不赔甚至有盈余。
很有必要亲自往县里跑一趟。
赵柯又从段舒怡手里抽回纸和钱,“我自己去县里一趟,不麻烦你了。”
段舒怡追出门,喊她,"
小客车还没通,你怎么去啊?"
"
公社有个送赈灾物资的货车,我去公社问问,搭货车!"
赵柯怕时间来不及,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回公社大院儿。
货车还在,赵柯去找程干事,问他能不能让她搭货车去县里一趟。
程干事说:“我替你问一下,应该可以。”
赵柯坐在招待室摊开记本写计划,等了二十分钟,程干事才重出现。
"
怎么样?"
“可以。"
程干事递给她两张纸,“我想你应该也需要证明和介绍信,就直接给你开出来了。”
“需要,谢谢,太谢谢了。”
>“下午一点,别迟到了。”
"
好。"
中午,赵柯赶回轴承厂,一是跟姐姐说要去县里的事儿,二是想请于师傅帮个忙——写个介绍信,引见她认识于师傅那位印刷厂的好友。
而于师傅听了她的打算,又多写了一封信,“你要是去市里,可以去总厂找我丈夫方承,他是厂里的工程师,可以带你多认识几个厂子的人。"
“于师傅,这么麻烦你,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好了。”
赵柯这一次出来,好像一直在请人帮忙、道谢之间反复。
于师傅不在意,拍拍她的肩,"
你的选择,我很敬佩,我也希望能帮到你们大队。"
赵棉有些不放心,“用不用我请假陪你去?”
赵柯摇头,"
不用,县里我有认识的人,我一个人可以。"
赵棉说不动她,只能担忧地目送她离开。
赵柯这次准备充分,提前揣了个口罩,上车后就捂住口鼻,减少柴油味儿入鼻。货车开出公社大院儿,在公社里面开得很慢。
赵柯坐在副驾,老远瞧见一辆牛车和三个人的背影很熟悉,拉开货车,探出头喊:“板儿叔!傅知青!林知青!"
三人一起回头,林海洋立即冲她挥手,"
赵主任!"
货车司机开得更慢了些,赵柯扬声问他们:“你们怎么进公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