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城的白鹭学府,甚至鼓动沧城知府派兵讲王舆一行给包围了起来。
若非碍于王舆大乾学宫山长二弟子的身份,同时又不知道王舆到底有多强,王舆一行或许都要面临牢狱之灾了。
沧城之难,无疑是王舆改变讲学策略以来,遭受的一次重击。
但是。
王舆的苦难,其实却刚刚开始。
在慈宁城,慈宁县令得知王舆一行抵达后,城门紧闭,派兵礼送王舆一行出境!
在舒州,舒州知州公然宣称王舆的学说为“歪理学说”
,《天醒论》为禁书,禁止王舆再讲学。
至此。
愿意追随王舆的学生,骤然散去三分之一。
王舆的讲学之路,首次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
而就在这个时候,更糟糕的消息来了。
大乾官方在邸报上首次将《天醒论》列为“邪说”
,同时明言禁止王舆的学生参加科举。
此举一出,风声鹤唳。
愿意追随王舆的学子,再次大幅度缩水。
到了后来,依旧不离不弃的学生,竟然只剩下寥寥十个。
更甚者,有些摊贩都不愿意卖食物给他们。
在这个大乾天下第一的年代里,一个说大乾应该承认“走化形路妖族”
“小人族”
“猫人族”
“犬人族”
等等类人种族为“人族”
的异端,实在是太招人恨了。
也不知从何时起,“叛徒”
、“天下第一懦夫”
、“大乾之耻”
的帽子,纷纷戴在了王舆的头上。
至于此时依旧不离不弃的十人,更是被冠上了“王氏门下十走狗”
的恶名。
甚至就连小灰都沦为了有心人攻击王舆的理由,譬如,和畜生为伍。
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王舆和剩下的十个徒弟,并没有被打倒。
但是。
世事艰难,再这般走下去,也没有了意义!
种子,毕竟已经播洒下去了。
于是。
王舆决定选一小山,和学生们一起闭门研究学问,坐看天下风流云散。
待知晓选好的小山后,孟夏顿时笑了。
因为,这座山就是。。。。。。猕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