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虽然具有先天性和不易改变性,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后天的塑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是自古英雄出磨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智者与愚者的不同归宿。塑造性格的主动权,不在命运的手中,而在我们自己心中。把握了性格,也就把握了命运。
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
有一歌唱道,“我必须泄自己内心的各种情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也非得要按照演唱者的做法如法炮制。毕竟,我们可以挥自己的作用,帮助自己处理好各种情绪,因为我们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
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两组儿童做过一个“糖果实验”
,这里再次引出这个知名的实验:研究人员把4岁的小
孩一个接一个地带进房间里,并把一颗糖果放到他们面前的桌上,告诉他
们:“你们现在想吃这颗糖果,就吃。但如果你们能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
后再吃,那你们就可以吃到两颗糖果。”
其中一部分孩子等老师走后就立
刻吃了糖果,而另一部分孩子等老师回来后吃到了两颗糖果。大约14年
后,当这些孩子要高中毕业时,研究人员再次把那些马上就吃掉糖果的孩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孙豆豆变,而是重复做些无用功。
要说明为什么冲动会使学习能力下降,就要回到脑部杏仁核(附着在
海马末端,呈杏仁状。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记忆
的脑部组织,而且研究现,幼儿自闭症似乎与扩大的杏仁核有关)与前……
的脑部组织,而且研究现,幼儿自闭症似乎与扩大的杏仁核有关)与前
额叶(包括前区、中区和后区,是一个重要的神经组织区域)这个话题。
作为情绪冲动的源头,杏仁核也是注意力分散的根源。前额叶是贮存工作
记忆的部位,能使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正在思考的事情上。
如果被情绪冲动所控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在工作记忆中留给注
意力的空间就非常小。对学龄儿童来讲,就可能是不专心听老师讲课、不
认真读书及完不成家庭作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年复一年,那学习
成绩自然就差了,大学升学考试成绩当然也可能差一大截。对参加了工作
的人来说,同样如此。可以说,冲动与注意力不集中阻碍了学习或适应能
力的展。
糖果试验的结果充分揭示了不能控制情绪的代价。
情绪自我调节不仅包括缓解痛苦或抑制冲动,而且也指根据需要能有意识地激出一种情绪,有时甚至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例如,医生要告诉病人或其亲属不幸的消息时,他们往往把自己也置于一种忧郁、难过的心情。同样,殡仪馆的殡葬员在与死者家人见面时,也使自己表现出一种悲伤难过的神情。
有人认为,若要求员工表现出某种情绪,实际是迫使员工为了保住饭碗,不得已而付出的一种沉重的“情绪劳动”
。如果老板命令员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孙豆豆占据你的心灵
在这个世界上,人可以分为两种: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悲观的人,态度消极;乐观的人,态度积极。面对生活,悲观的人总是看到失望,甚至是绝望;相反,乐观的人却总是在失望中找到最后的一线希望。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帮助你更加明晰悲观和乐观的意义。
一位父亲欲对孪生兄弟做“性格改造”
。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
的玩具给一个孩子,又把另一个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库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得到玩具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
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
孩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库,却现那个被关在车库里的孩子正兴高
采烈地在马粪里掏东西。“告诉你,爸爸,”
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
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事实上,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遭遇无所谓好坏,问题的关键在于
你如何去想。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的差别,恰恰在于对待事情的不同看法
上。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两个人,口渴难耐,每个人的背包里都只剩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