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是每一段故事,都能有一個結局。但至少,她已經嘗試過了。
那也算是,不留遺憾。
……
宋衡與謝若嬌並肩走在街道上。
送她回北王府。
「聽說你最近總是熬夜,對身體不好。我們家廚子今日剛好熬了一鍋養元湯,你帶一盅回去!好好補補。」謝若嬌微紅著臉道。
這一鍋湯,其實就是她讓廚子特意給宋衡準備補身子的。
「這太勞煩了……」宋衡道。
「不麻煩,你是我二哥的肱骨重臣,可不能把身子熬垮了,我這也是……也是為了朝廷!」謝若嬌扯了一個理由,強行一心為公。
宋衡一怔,低聲笑了。
「笑什麼嘛……」謝若嬌有點不敢看他。
宋衡溫聲道,「謝謝。我寫了一份練字要訣,你最近不是在練字嗎?拿去看看,也許能有點用。」
「好耶好耶!」謝若嬌開心攥緊小拳頭。
夕陽的光芒籠罩在兩人身上,斜影成雙。
……
自君登基,改年號弘寧。
弘寧元年冬末,遠出東海的帝後回京,尋回了最後一株奇藥。
次年,太子出生。
弘寧四年,池墨言三年任職滿,但他並沒有回京,請調去了北地的州郡。
如此,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輾轉各地十二載。
弘寧十三年初,時任平川布政使的池墨言,調回京城。
後一路官至左丞,成為大夏最年輕的文官之。
大夏政壇之上,另一個與他一樣耀眼的,便是宋衡。
他從刑部入職,歷任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刑部尚書。
秉公執法,為民伸冤。
是大夏第一刑官。
弘寧十四年,楚守臣請辭指揮使一職。
隨著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再難以勝任明心司繁重的任務。
他現在操心的問題還是和十四年前一樣。
沒了他這個指揮使的爹,他兒子咋整?
這些年,楚訣年歲見長,但得罪人的本事,也是與日俱增。
「爹!」楚訣興沖沖跑了進來。
楚守臣憂愁擺擺手,「外面候著。今天任指揮使來交接,有正事。」
「我我我我啊,我就是!」楚訣舉起剛剛拿到手的任命書。
楚守臣:啊?
沒了指揮使的爹怎麼辦?
沒事,那就成為指揮使!
——全文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