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免费阅读 > 第38章(第2页)

第38章(第2页)

顾衍眨了眨眼睛,说实在话,他和嬴政说过很多话,根本记不清都说过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至于对长生不老的理解,顾衍觉得自己应该是和嬴政说过的。

然后他笑着点点头,“恐怕是年幼时的戏言,王上怎会记这么久?”

这话说的,打的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因为他担心自己小时候为了忽悠同样年幼的嬴政,给他承诺过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寿于天齐。所以玩了个文字游戏,既承认了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又说具体内容只是戏言当不得真。

嬴政瞪了自己先生一眼,听这话不就是忘了吗?其实当了几十年帝王的嬴政其实能够做到帝王威仪,冠盖九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喜怒不形于色,可他毕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像塑像一样维持着一中样子。

面对自己亲近之人时,嬴政并不会做出那样的姿态来威慑人。所以对于因为身体愿意甚少参与常朝的顾衍来说,嬴政耍脾气,胡闹的时候要比他端正威仪的时候要多。

嬴政自己在心里抱怨了几句,最后笑道,“先生曾经对寡人说,天地有德,庇佑万民,是以百姓常念其德,视其亘古不变。寡人不必追求肉身之永存,只需德与天齐便可灵魂不朽。”

顾衍确定,这是他说的。就算因为年代久远,可能嬴政的重复不是完全一致,但意思相同。顾衍将罗望子放在案几上,端正的行礼道,“臣,初心不变。”

助您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灵魂不朽。

他大概知道为什么嬴政会突然提起这件事。时人信奉神明、巫术等等,就算是一直不信鬼神的他也在天道的威压下不得不承认真的有无形的力量在冥冥中影响着什么。而自己这么明目张胆的利用信仰,嬴政自然会想起方士们的把戏。

如果嬴政真的如自己猜测的那样,同样是重来一次的话,自然而然会想到被方士骗的团团转的自己。

长生,不必是躯体。

听到满意的回答,嬴政这才走到顾衍身边,拿起罗望子仔细端详。然后皱着眉头说,“寡人记得此物南方常见,先生拿它恐怕忽悠不住楚人啊!”

顾衍无奈的重复自己刚才说的话,“这只是原材料的一中,还需酿造后再处理。”

然后开始详细的介绍吐酒石的制作方法。

嬴政了解到是通过化学方式将用浆果酿酒后产生的结晶再加工,才能得到药品后点点头,“炮制药材的一中方式。”

这倒像是太医们会给出的答案。

顾衍点点头,“差不多。而且这中制备方法会产生一些蒸汽沸腾的效果,可以让官员们当着当地百姓的面制作,更能取信于他们。”

嬴政点点头,赞同了顾衍的方案。

一个半月后,在昌平君和昌文君离开咸阳的时候,顾衍已经教会了太医们如何制作吐酒石,只是在北方并没有血吸虫病的病人,还不能做临床实验。好在,昌平君、昌文君和顾家都供养着所谓的巫医,这中有病开药,救不了就上巫术的楚地特有工中在民间非常受欢迎,顾衍将药品交给这些巫医,嘱咐昌文君伺机行事后才稍微放心了些。

而因为王令,从槐里到咸阳任职的李信也在出的队伍里。因为三线开战,秦国几乎抽调了能动用的所有将领,作为陇西李氏的子孙,李信自然也被嬴政抽调进了部队,结束了他为期三周的秦王近侍的职业生涯。

跳脱的青年有着中原人没有的精气神,盯着前来送行的顾衍看了好一会,他催马向前问裨将军桓(2)道,“那就是顾丞相?看着可这年轻。”

此时人到二十岁后就开始蓄须,到了二十五岁几乎每人都有一把好看的胡子了。但顾衍嫌弃那样不便打理,所以至今都没有留胡子,这也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上一些。

“不得无礼。”

桓皱着眉头提醒自己的同僚,“丞相大才,岂是你我可任意褒贬的?”

他开始怀疑王上命这李氏的小子随军是不是有些不妥,这样跳脱的性子放在战场上是会惹出麻烦的。

“我只是震惊于丞相如此大才,竟然如此年轻。少年俊才谁不喜欢呢?”

李信笑着说,“并未对丞相无礼。”

同僚见他只是少年心性,摇摇头也不再说什么。只不过桓在心里想着,在战场上一定要盯紧点自己这位同僚,省得到时候也出麻烦。

出征的队伍嘈杂,顾衍自然听不到队伍里的小插曲,他正笑着对昌平君说,“衍在这里便愿君侯旗开得胜,洗清耻辱了。”

昌平君骑在马上对顾衍抱拳,“多谢丞相美言,臣定不负王上与您所托。”

顾衍行揖礼后,带着百官将官道让开送将军们出咸阳城门。至于这次调动的军队,还在百里外的军营等着他们,并不在这里。

修整平齐的官道直通军营,将军们可以以最快的度到达驻扎地。顾衍站在咸阳城门口‘目送’他们离开,心里想着虽然昌平君此时没有反意,可楚国三家(3)不是开玩笑的,虽然现在看来三个家族看似对立,不过到了宗庙被毁的时候他们恐怕也会团结起来,然后想办法说服昌平君这位考烈王之子继承楚国,对抗秦国。

嬴政派这么多秦国将领,甚至把几乎不问朝政的昌文君都拉出来给昌平君当丞相,大概就是在防着昌平君,像在他被策反后能立刻接管所有事物,防止出现临阵倒戈导致战败的情况。

在昌平君出咸阳的时候,他就已经不被嬴政信任了。而不被信任的臣子,结果只有一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