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絮强装镇定的说道:“不会的,等明天雾散了,我们就能走出去了。”
莺儿接着说道:“可是那树上的记号是怎么回事呢?”
咏絮一听,心中一阵抽搐,说道:“我也不知道,别想了,明天再说吧。”
莺儿点点头,依偎在咏絮的怀中,二人战战栗栗,相互取暖,互相支撑,就这样熬过了一个晚上。
天亮了,山中的雾气渐渐消散了。二人吃了点干粮,便接着往山上爬,跟昨天一样,二人走一段路便会现一棵已经做了记号的树。二人见惯不怪,鼓起勇气仍是继续往上爬,继续在经过的树上做记号。走着走着。细心的咏絮现,每遇到一棵已经做好记号的树的时间越来越短:第一天,走半天的路才会现一棵,而现在每走半个小时的路程便会现一棵。现的越来越频繁,咏絮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强烈。二人往山上又爬了一天的山路,仍是没有走出这片树林,只觉这山无限高,永远不可能登顶,而这片树林也是十分辽阔,就像走不到尽头一般。
到了晚上,二人又在树林中蜷缩一晚。二人已经两晚上没有合眼了,白天又要赶路,早已精疲力竭。一直忙于赶路,两人所带的水早已经喝完了,干粮也所剩无几。二人口干唇裂,浑身乏力,似乎连站都站不起来。莺儿躺在咏絮的怀中,双眼紧闭,呼吸微弱,声如蚊鸣的说道:“小姐,我快不行了,我不能再陪着你了。”
咏絮见莺儿脸色惨白,没有血色。往身上一摸,只觉全身滚烫,心想:山中潮湿,可能是得了风寒。脱下自己的外衣,给莺儿披上,说道:“没事的,捂一捂就好了。”
莺儿虚弱的抵抗着说道:“不行啊小姐,你快把衣服穿上,你不要管我,快把衣服穿上。”
咏絮将外衣在莺儿身上使劲裹了裹,将莺儿裹得严严实实的,说道:“你别说话,将身子捂一捂,把湿气逼出来就好了。”
紧紧的抱住莺儿,说道:“睡一觉吧,明天就好了。”
莺儿浑身无力,本想再说什么,已是说不出来,躺在咏絮的怀里沉沉的睡着了。
咏絮只觉过了好长时间,天空终于透出一丝光亮,,一摸莺儿的额头,仍是滚烫,咏絮焦急不已,往四周一看,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浓浓的大雾迟迟不肯散去。
咏絮轻轻拍打着莺儿,试图叫醒她,生怕她一直睡下去醒不来了,莺儿嘴里出嘤咛,嘟囔着:“小姐,小姐……”
但眼皮却撩不起来,昏昏沉沉,浑身烫。
咏絮既害怕,又绝望,大声叫喊:“救命啊!有没有人啊?救命啊!”
四周除了大山给他同样的回声,没有任何其它的声音,喊着喊着,竟绝望的痛哭起来……。
咏絮倔强的站起身来,说道:“莺儿,我背你走,我背你出去,你坚持一会,我背你去看大夫。”
边说着边将莺儿拽到自己的背上,背了起来,咏絮踉踉跄跄,走了几步,感觉头晕目眩,两眼黑,几乎站立不稳。连忙将莺儿放了下来,自己在石阶上坐了下来,浑身无力,几乎晕了过去。
过了好久,咏絮被人轻轻推了一下,睁开眼睛,见面前站着两个青年弟子,一袭青衣,挽着髻,手握长剑,都做剑客打扮。其中一名男子说道:“姑娘,醒醒,醒醒。”
咏絮见有人来了,急忙抓住其中一人的手臂,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苦求道:“救命啊,救救我们!”
那名男子说道:“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咏絮说道:“我们上山寻人,被困在这里,出不去了。”
另一名男子惊讶的说道:“上山,你可知山上是什么地方?”
咏絮虚弱无力的说道:“我知道,拜剑山庄。”
“你上山寻什么人?”
“求二位带我们上山,莺儿快不行了。”
咏絮恳求道。
另一位男子见莺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便知道病的不轻,对这位男子说道:“我们先把他们带上去再说吧。”
这位男子点了点头,说道:“好。”
二人分别将咏絮和莺儿背在身上,便往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