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必须要见。
朱慈炯的位置不同于朱慈烺,后者身份明了,地位在那摆着。
明朝讲究法统,若没有崇祯遗诏,即便他出去了,也会有不少麻烦。
毕竟第一顺位是皇太子朱慈烺。
太子若出去,没人争得过他。
但太子若出不去,那谁抢先登基可就很难说了。
所以,这时需要一张崇祯的手谕,朱慈炯顺位继承大统的身份坐实。
即便出去后没来得及登基,也能凭此诏把位置抢回来。
至于崇祯?
他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急功近利,明朝要在他手里,早晚还得灭亡。
崇祯最好的结局就是死。
他若是自己死,既能保存他的名誉,也能借机会团结一波南方明朝百姓,不然想做到一统都难。
心头思绪飞过,朱慈炯的也拨马来到上山小路前。
“宋将军,你安排几名亲信随我上山,其他人留在原地!”
“是,千岁!”
宋延恩拨转马头,挑了十名亲信在前开路,自己护在朱慈炯左右,一行人快速向山上行去。
煤山不高,也不大,上面并无人家,在夜色下显得一片漆黑。
亲信人人手举火把,一行人组成一条火焰长龙,快速行进。
一行人快速移动,一直快到山顶,才传来一声充满惊恐,带着几分尖锐的声音。
“谁?”
士兵闻言纷纷站定,朱慈炯也从队伍后面快速赶了过去。
听声音他就知道,这一定是大太监王承恩。
崇祯吊死在煤山时,身边只有这么一个跟随者,朱慈炯很担心,崇祯已经死了。
“定王朱慈炯率亲卫至此,请问前方何人?”
他的声音刚传出去,瞬间便听到两个人啜泣的声音。
王承恩更是激动莫名。
“陛下,陛下有救了,定王来了!陛下有救了!”
朱慈炯穿越过来第一次见崇祯。
此时的后者披头散发,衣冠凌乱,哪还有九五之尊的威严。
“来了又如何,大明江山亡于朕手,我还有何脸面再见满朝文武?”
崇祯的精神已经崩溃了,他这样也不适合继续在皇帝的位置上。
时间紧迫,朱慈炯也不打算跟他浪费,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