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9章 最后一道考题(第1页)

第9章 最后一道考题(第1页)

之前的那些?

勉强算是热身吧!

不然,怎么叫童子试呢?

说到底,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把戏罢了!

乡试结束之后,还有更为艰难的会试与殿试等待着士子们。

古时想要金榜题名,其难度远超想象。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读书人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毕竟,在他们心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若想改变命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梦想,唯有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

今年朝廷突然开设恩科,士子们心知肚明,此次录取人数可能会超出以往。

谁能轻易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呢?于是,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对科举抱有一丝期待的人都参与了进来。

此时,众多官职正急需人才填补空缺。

别说会试和殿试,就是在乡试中获得举人资格,也能大大增加入仕的可能性。

明朝初期,江南地区的士子最为兴盛。

这里物产丰富,商业繁荣,人们富裕起来后便渴望让子女冲破原有阶层的束缚,迈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

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科举是最可靠、最稳定的人生路径。

因此,当江南考场迎来开考之日时,考场外早已人山人海。

士子们背着包裹依次通过严格的检查程序后排队入场。

每逢科考,总会有舞弊行为被发现,为了杜绝此类现象,考场门口的检查工作十分严格。

馒头需要掰开查看;毛笔要拧开笔头检查;铺盖也要拆开检查……可以说,但凡有可能藏匿物品的地方,士子们都必须配合守门兵丁逐一检查。

即便有人心中不满,看到周围人都规规矩矩地接受检查,也不得不压下怨气。

一旦违反规定,轻则被驱逐出考场,重则断送未来所有参加科举的机会,甚至让人萌生跳河轻生的念头。

好不容易携带各种零碎物品进入考场后,接下来还得抽签分配到各自的号间。

这些号间不过是些极为简陋的小房间,里面仅摆放着两块木板。

刚进入时,考生需清理木板并取出一块嵌入墙上的榫卯中固定好,这样便能形成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到了夜晚,则将木板重新装回原位,当作床铺使用,并盖上自带的衣物或铺盖度过一夜。

几千人聚集一处,数日间的饮食起居全都在此进行,那厕所内的景象自然可想而知。

挨近厕所的监考房间,简直就是倒了霉运。

这便是运气不佳的表现。

还不算最糟,不过就是气味难闻罢了,咬咬牙坚持一下,还是可以继续考试的。

然而有些人,身体素质较差,连续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冷风吹袭,立刻头晕目眩,甚至病重不起。

要知道,考场一旦开启,大门便会紧闭。

没有圣旨下达,任何人不得进出,这是铁律。

因此,一旦在考场内生病,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这才是考场中最大的隐患。

好在如今凡是前来考试的人,老师们都反复提醒考试中的注意事项,并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

比如炒米这种东西,虽然并非江南地区的主食,但由于易于保存,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泡水,很多有经验的考生都会带一袋进去。

而条件稍好的考生,还会带上一个小型炉子,既能取暖又能煮热食,为自己的体力续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